7月16日至18日,安徽農業大學暑期社會實踐團赴六安開展“‘紅’為本 以‘綠’振興”為主題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重溫崢嶸歲月 傳承紅色精神
7月16日,安農植保學院師生前往大別山革命歷史紀念館參觀。大別山精神是中國人民英勇奮斗、百折不撓精神的集中體現,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幅幅圖片,一件件實物,一個個人名全面展示了大別山地區在中國革命歷史中的重要地位和貢獻。駐足聆聽間,師生們深入了解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深切感悟了大別山精神的內核所在。
在新時代的征程中,作為新農人,要傳承大別山精神、譜寫時代新篇章,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征程中,進一步弘揚“堅貞忠誠,犧牲奉獻,一心為民,永跟黨走”的大別山精神譜系,永葆“服務‘三農’、獻身‘三農’”的初心使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接續奮斗。
落實三農政策 助力企業發展
7月16、17日團隊成員前往林水寨生態園和安徽輝源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開展活動。
“林”籟泉韻 “寨”水一方
16日上午,在安徽省科協、省昆蟲學會、安徽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老師們的帶領下,團隊成員面向參加生態園夏令營的小朋友們開展一場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小昆蟲 大服務”科普活動。本次活動不僅為孩子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紛呈的知識盛宴,進一步展現了社會對青少年科普教育的關注和支持。同時,也讓孩子們早日認識到“三農”問題至關重要,這不僅可以培養他們尊重勞動、珍惜糧食的價值觀,更能使他們深深理解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現實意義。
17日上午,在生態園負責人左老師的帶領下,團隊成員深入田間地頭,開展實地調研,體驗生態園特色項目,采訪生態園代表,了解生態園產業發展現狀。
在“一水兩用、一田雙收”的稻漁共生田里,團隊成員們細致分辨植物種類,觀察作物生長狀況,靈活運用在校所學的理論知識,對目之所見的病蟲草害進行識別。切身感受到在有限的耕地面積不斷縮小、食品安全和環境問題日趨嚴峻的形勢下,植保肩負的使命和任務更加崇高。
在農耕文化廣場上,左老師耐心講解每種傳統農具的功能用法。團隊成員領會到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農耕文化所強調的人與土地之間的緊密聯系,深深理解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大意義。同左老師的深入交流中,團隊成員了解了生態園作為一二三產業融合的成功典型,如何實現“農田染新綠,村莊亦景區”的美好愿景,如何在政府領導下帶領當地村民一起建設全國文明村鎮,在鄉村振興中做出不朽貢獻。
桂花香里 菌菇致富
17日下午,團隊成員前往安徽輝源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參觀公司產業線以及倉庫,并與王總針對該企業的發展歷程與未來期許展開交流。通過了解得知,該公司堅定不移走鄉村綠色發展之路,加快構建秸稈暨畜禽廢棄物收集利用處理體系,著力培育壯大“兩利用”新產業、新業態,助推省“兩利用”向更大規模、更高水平、更好效益邁進,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和鄉村全面振興。
龍頭“舞動” 產業興旺
龍頭企業一頭連著農民、一頭連著市場,在促進農業發展、帶動農民增收、保障農產品供給、維護市場穩定方面作用越來越突出,效果越來越明顯。
龍頭企業要成為鄉村振興引領者,響應國家政策,發展當地特色產業,帶動農民增收;要成為農業價值提升的實踐者,加快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要成為農業發展新動能的探索者,積極參與農村雙創,緊跟金融創新步伐,將新型經營理念和模式引入農業,拓展農業的發展空間。
六安“新”樣板 “犇”赴新征程
7月17至18日,實踐團隊前往林寨村、桂花村、江家店鎮政府以及六安市金安區農業推廣中心進行采訪調研。
鄉村振興 農民富裕
在林寨村和桂花村,團隊成員面向農戶、種糧大戶以及村委會分別進行了安徽省“百校千鎮萬村”鄉村振興大調研,通過調研數據讓團隊更加詳細地了解了當地農民生活狀況、農業農村發展現狀。座談會上,成員們了解到隨著國家對農村發展的高度重視和一系列惠農利民政策的出臺,當地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村民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同時,當地還依托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獨特的文化底蘊,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和特色農業,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和增收渠道。
在江家店鎮政府,團隊成員采訪了當地農業管理服務站的李主任。在談話中,團隊成員對當地政府促進農村產業轉型升級和農民增收采取的措施有了深刻認知。李主任提到,面對當前農業發展的諸多挑戰,黨員團員更應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帶領人民群眾克服困難,實現共同富裕,進而促進鄉村振興。
在六安市金安區農業推廣中心,鄭站長向實踐團成員們介紹了植保站的主要職責和工作重點,分析了糧食作物及經濟作物給村民們帶來的實際效益。緊接著,鄭站長列舉了當地水稻上常見的病蟲草害,如稗草、稻飛虱、二化螟等。隨著病原物、害蟲和雜草抗藥性逐漸增強,研發新型農藥也正成為亟待攻關的難題。步入21世紀以來,科技急速發展,植保站也引進了先進的生產監測技術,力求加強智能化,自動化高端農機研制,培育壯大區域特色農機產業集群,以提高農業生產效率。
團隊成員從鄭站長口中得知,如今的六安,在大別山精神的激勵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大力推進農業特色產業提檔升級“138+N”工程,積極落實“小田變大田”、高標準農田建設等政策,鼓勵、推動當地龍頭企業發展并發揮龍頭企業引領作用,幫助、帶領農民走上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道路,實現農民增收致富。農民、企業、政府攜手打造鄉村產業振興“六安樣板”,走上綠色高質量趕超發展之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和生態文明建設。
安康天下 崇學事農
農村改革蹄急步穩,鄉村振興氣象萬千。經過此次“三下鄉”暑期實踐活動,實踐團成員對新時代新征程“三農”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更加明白農業是國家經濟的基礎、社會穩定的基石,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基礎,建設美麗中國的關鍵舉措,更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選擇。
作為新時代新征程的新農人,要同六安林寨人民一道,奮力拼搏、砥礪前行,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貢獻力量。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征程中,永葆“服務‘三農’、獻身‘三農’”的初心使命,踐行理論聯系實際,厚植愛農情懷,練就興農本領。